山东高速天鸿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2020-11-27 14:29:22

济南抢抓国家战略机遇 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城市

分享到:
长期以来,济南主城区与黄河局限于位置上的“相邻”,没有达到深层次的“相关”。近年来,济南“北跨”战略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开启了“黄河时代”的新篇章。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段“城与河的对话”就此重新启动,一段“城与河的融合”得以重新链接。济南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沿黄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的省会,应该如何抢占先机,争取制高点?又该如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9月22日,市政协以“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城市”为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组织省、市政协常委、委员和专家协商议政、建言献策。
 
一、发挥省会城市龙头作用,引领济南都市圈和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增强济南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让龙头抬起来。重点突破,争取国家支持批准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国家级新区。先行区作为城市新区建设在规划、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方面,争取享受到国家级新区建设或者相关重点政策支持。重点支持,集聚资源要素,创新政策集成,以新动能制造业、城市新区建设、对外开放为重点推进先行区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和产业承接能力。推进北岸城市新区在“山泉河湖城”大生态系统中融合发展,打造以百里黄河风貌带为中轴的山水林河湖草沙大生态湿地系统核心示范带,塑造独特的城市生态之肺,创造大城市与黄河在大生态中共生共荣的典范。

二是加快济南都市圈和半岛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发展,让龙身强起来。加快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建设物流枢纽中心城市和陆港中心城市,推进沿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实现城市群对外打通和带动辐射,打造省会“一小时经济圈”。加快产业布局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协同各市聚焦主攻产业,打造一批千亿级、部分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开放一体化融合发展,提升资源市场集聚配置能力。推动生态建设一体化融合发展,尤其是省内黄河流域沿线9市需要在生态保护方面一体规划、一体实施、同频共振。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融合发展,逐步推动区域教育、医疗、文化、社保普惠均等和共建共享。

三是建设省会都市圈要素市场集聚中心,让要素流动起来。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是地区之间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加快建设国家科创中心、国家生态环境超算云中心、黄河流域要素市场化交易中心、省大数据交易中心、山东产权交易中心等重大平台,提升要素集聚和流动效率。

四是打造全国最优都市圈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活跃起来。推动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标准来动态评估营商环境的实际水平和过程反馈、动态提升的体制机制,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最好的创新土壤环境,实现济南都市圈和半岛城市群活力迸发、财富涌流。
 

二、精心打造“大美黄河空中花园“

抓住实施“黄河战略”的重大机遇,科学认知济南黄河的特殊价值,积极推动特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精心锻造“大美黄河空中花园”主地标,让“黄河之滨也很美”在济南绽放奇光异彩。

一是积极推进堤路结合,加快构建黄河之“通”。济南实施城市北跨,交通问题是第一瓶颈,建议在进一步加快隧道、桥梁建设的同时,把推进黄河堤路结合作为一个大事来抓,兼顾黄河防洪、城市交通、休闲观光,在两岸大堤之上规划建设贯通东西、三位一体的生态绿道、观光步道、交通干道,进一步筑牢黄河大堤的防洪功能,为济南拥河发展开辟新的经济通道。

二是集约利用滩区空间,精心锻造黄河之“美”。保护黄河,首先要保障黄河安澜;治理流域,关键是抓好滩区治理。应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积极推动黄河滩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逐步有序退出,全面实施河道、滩区、堤岸等综合治理提升工程,打造黄河流域标杆式的生命共同体。合理利用滩区资源,因势利导,系统整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精心设计大道海门、荷塘湿地、田园花海、阳光沙滩、休闲体验、文化展示等系列主题功能区,构筑起独一无二的悬河生态湿地系统和黄河休闲体验中心。高度重视南北大堤的整治与保护,特别是对中心城区近50公里大堤,要高标准加固、改观和绿化、美化、亮化,打造“悬河金堤”的崭新面貌。

三是全面实施现代治理,率先建成黄河之“智”。结合智慧济南建设,积极运用5G、物联网、空间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济南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方面的比较优势,在黄河流域率先建成智慧黄河示范城市,实现对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监测、黄河工程建设管理、黄河文化保护转化等方面的有效保护和科学治理。建议尽快建设济南黄河生态大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把济南建设成为黄河流域国家算力之城,为济南当好龙头城市,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现代科技支撑。
 

三、关于济南建设国家黄河文化中心

一是中华文明之轴。在“山水圣人”中华文明枢轴上,有距今近一万年的张马屯(历城)文化、八九千年的西河(章丘)文化、六七千年的北辛(滕州)文化、五千多年的大汶口(泰安)文化、四千多年的龙山(章丘)文化。我们要重新审视史前文化之于中华文明枢轴的贡献,建设和提升考古文化展览馆或考古遗址公园,使济南成为东亚远古文化巡礼的高地。

 

二是齐鲁文化之都。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最富有创造力、成就最高的地域文化。春秋时期,中国文化的中心在鲁国,诞生了孔子及儒家学派、墨子及墨家学派;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在齐国,齐国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摇篮;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可以说齐鲁文化尤其以孔孟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决定了黄河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内核、特质和发展方向。济南不仅是齐鲁之邦的首府,也是名副其实的齐鲁文化之都。

三是山水园林之城。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济水),周围有历、标、药、匡、鹊、华等众山环侍,是山泉湖河城的完美统一体,是一座天然的大园林。近年来,济南市在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指引下,将山水生态修复和环境提升提到议事日程,采取多项重大举措,加大济南古城传统风貌带的保护和景观提升,修复济南山河,再造山水名城。与此同时,济南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以及国际花园城市等殊荣,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有理由争做黄河流域最佳山水园林之城,争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城市。

四是对外开放之门。齐文化以包容、开放、变革为主要特征。在黄河国家战略中,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东西互济、陆海统筹的战略支点,肩负起引领黄河流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使命,全力打造国家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黄河九曲十八弯,最终由济南的“鹊华海门”奔向大海。建议将“鹊华海门”打造成与壶口瀑布、中流砥柱齐名的黄河经典景观,打造成国家地理标志,打造成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黄河文化走向世界的象征。
 

四、创建黄河千里生态风貌“绿廊”样板

一是省市联动、济泰协同,统筹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省市协同编制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规划,作为山东省暨济、泰两市推进“黄河战略”实施规划的重要基础专项。构建“一山、两河、两湖”的流域生态空间格局,协同推进流域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开展河道疏浚、水生态修复、植被造绿、面源污染治理;统一管控污染排放、环保准入,控制污染源头。

 

二是规划建设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为创建全省千里黄河生态风貌“绿廊”提供样板和示范。立足黄河下游自然生态特点和济南人文资源禀赋,统筹山河林田湿草,强化防洪安全,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整合沿线风景资源,提升景观风貌品质,挖掘呈现黄河文化故事,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链接城市与黄河,营造观河亲河游河空间,发展黄河、泉城、泰山一体化旅游,使黄河成为济南重要的大生态、景观、文化、旅游资源。建立黄河下游段防洪生态空间管控、水污染防治、堤路建设、绿道体系等标准,为我省沿黄9市协同创建千里黄河生态风貌绿廊提供样板和示范。

三是“山河统筹,绿色引领”,构建“一廊一芯,三城共辉”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格局。在新战略新格局下,黄河和泰山成为济南存在感最强的生态文化资源。打造长183公里、宽约1-7公里的黄河生态风貌带,构建城市生态“绿廊”;打造绵延4000余平方公里的大美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构筑起齐鲁生态“绿芯”。“一廊一芯”生态空间将城市划分为三个城区,是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黄河、泰山之间是现在的主城区,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黄河北岸是未来的新城区,应规划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泰山之南是莱芜、钢城城区,应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一廊一芯,三城共辉”,将形成黄河流域与上游、中游城市皆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大山、大河、城市交相辉映的绿色发展大格局。
 

五、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发展能级担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一是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城市发展内循环的活力度。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形成济南大都市发展新格局。加快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升城市发展外循环的辐射力。济南需加快提升城市首位度,应着力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力度,推动省会经济圈7市联动发展。重点推进济淄、济泰同城化和济齐全面融合。提升城市发展内外循环的融合性。重点突出全面对接黄河流域城市群,携手打造黄河科创大走廊,共建黄河现代产业合作示范带,深度对接华东地区城市,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二是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短板。充分利用新旧动能转换、自贸试验区等国家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叠加优势,加速综合轨道交通和现代智慧物流枢纽建设,推动枢纽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明确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加快“智造济南”创建速度。提升产业链水平。全面梳理济南产业链状况,通过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实现强链补链延链建链目标。以深入推进各类试点为抓手,加快消费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电商、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试点,加快提升发展消费产业,打造全国消费产业发展典范。

三是补齐高端要素短板,提升要素发展能级。实施“搭平台、定政策、聚人才、优环境、强服务”一条龙促进机制和系统化工作措施,汇集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高端要素;加快创新能力建设,突出重大研发平台、产业创新体系和园区配套能力建设,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优势,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立政策出台的公平性审查机制,构建改革开放和高科技民营企业发展新高地;加快完善功能完备、相互支撑的产业生态。
 

六、抢抓机遇,全力推进,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担当作为

市委、市政府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出台《关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行动的意见》,围绕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部署十大行动和64项重大任务清单,为推进黄河国家战略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作战图和施工图。

市发展和改革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会同各单位、各区县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一是高标准打造黄河特色生态风貌带、协同推进南部生态屏障建设,完善生态廊道和节点,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构建“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的生态美景。二是实施水系联通工程,构建高标准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黄河大数据超算云中心。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确保黄河长久安澜,打造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样板城市。三是进一步加密过河桥隧,构建四通八达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引领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四是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高端前沿产业发展,深入扩大开放合作交流,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五是深入发掘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整体提升泉水景观,讲好济南黄河故事,打造黄河文化名城。

围绕重点任务,近期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完成《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黄河特色风貌带等重点片区以及文化旅游、水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编制,提高黄河战略实施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强化项目支撑。在生态修复保护、防洪调蓄、文化保护传承、基础设施、产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和工程,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支持。三是强化宣传推介。多渠道广泛宣传报道济南市实施黄河战略情况,举办一批学术研讨会、合作交流会和招商推介会等,不断增强济南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影响力、带动力。

济南正加快落笔,剑指在“黄河战略”中先行示范,实现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这“千年一跨”,打造以济南为核心的黄河下游城市群,提升济南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一篇: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项目雏形渐显,有望明年初正式落地
下一篇: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 《山东省产业发展对接基金投资行动方案》